叛逆与归回 第十六天
弟兄姊妹平安,今天我们分享的内容是“成为家庭的祝福”
我们来看一段经文:【得1:8-10】拿俄米对两个儿妇说:“你们各人回娘家去吧!愿耶和华恩待你们,像你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一样。愿耶和华使你们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!”于是,拿俄米与她们亲嘴。她们就放声而哭,说:“不然,我们必与你一同回你本国去。”
拿俄米与两个儿妇,都经历了同样的人生痛苦,但可贵的是她们没有被苦难磨灭温情,反而相依为命。虽然她们来自不同的信仰背景,但她们之间的相处,不仅打破了文化隔阂,更向我们揭示了在基督里重建家庭关系的可能。
在许多人的印象中,婆媳关系被认为是最难相处的一种关系。两代人在一起生活,存在很多摩擦,比如,生活观念不同、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差异,生活琐事上的矛盾等,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婆媳矛盾的争议点。
若论起两代人的差异问题,没有人会大过拿俄米和路德。从信仰上说,路德是摩押人,原是敬拜自己的神基抹,拿俄米敬拜的神是耶和华,两人的基本价值观就不一样;从民族情感上来说,摩押人常作以色列人的对头。两人从文化、习俗、信仰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。但他们却能处成胜似亲母女的关系,以至于路德没了丈夫,还愿意继续跟随婆婆。
我们可以想象得到,在平日的相处中,拿俄米一定给这个家带去了好见证,让一个外邦女子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她所信的神,甚至建立了深厚的个人情感。否则,不断遭遇苦难,早就给这三个女人的关系制造出破裂的危机,不同的信仰背景也早就在她们之间划开裂痕。然而在她们身上,我们没有看到苦毒,反而是互相体谅,和不离不弃的守望。
这说明拿俄米虽然离开信仰的环境,但在摩押的这许多年,她没有真的离开神,而是在生活中流露出了神百姓的好品格,这才让两个儿媳妇都对她产生了发自内心的亲近和依赖,甚至会选择她所信的神。
我们由此看到:信仰的感染力不仅在于言语,更在于行为;信仰的传递不是靠“推销”,而是靠“吸引”。拿俄米也许从未对路得说“你要信我的神”,但她的生命流露出了信仰的力量。
这段婆媳关系不仅是一段佳话,最终还被纳入了神的救赎计划中。路得因着信被记入了基督的家谱,成为大卫的曾祖母(太1:5)。这提醒我们:最平凡的家庭关系,都可能承载着神圣的使命。我们不知道神要通过我们做怎样奇妙的工,但如果我们在家庭中活出了生命见证,就一定会成为神祝福的管道,会给家庭带下和睦与祝福。
弟兄姊妹,今天我们也可以来思考:在我的家庭中,我如何成为他人的“拿俄米”,如何成为那个撒种的人,为圣灵的拯救工作做预工?
回应祷告:
天父,你是赐下和睦的神,也是为我们预备奇妙救恩的神。我们相信,你会籍着每一个归信的儿女在他的家族和家庭中成为祝福的通道。
恳求主,帮助我们成为像“拿俄米”一样的人,即使我们与家人之间有文化和观念上的差异,但我们愿意靠主去跨越隔阂,愿意成为主的见证人,成为家庭中福音的使者。愿主与我们的家庭同在,使我们全家都归向你。 祷告奉主耶稣圣名,阿们。